【雅鲁藏布江流域典型大中型哺乳动物分布数量、活动规律的动态监测】取得阶段性成果

  • 自治区林草局
  • 2025/07/29

【字体


——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8 

在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统筹部署下,我院实施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典型大中型哺乳动物分布数量、活动规律的动态监测”项目(2023-2025年)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项目由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吕永磊主持,并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紧密合作,监测范围覆盖雅鲁藏布江全流域。自 2023 年 3 月启动以来,双方共布设红外相机近 800 台、样线 200余 条,累计获取有效监测天数逾20万 •天次。项目初步掌握了流域内大中型哺乳动物的多样性特征、种群结构与时空活动规律,为西藏哺乳动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科学基础。

珠峰区域监测成果亮点突出

项目聚焦珠穆朗玛峰及周边核心生态区,通过系统性科学监测,首次揭示该区域为青藏高原珍稀哺乳动物的关键庇护所,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项目组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及周边重点生态功能区布设样线 80 条、红外相机 100 余台,有效工作日接近 10000 天。监测数据显示,当地共记录到4 目 12 科 32 种大中型哺乳动物,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2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包括:豹、雪豹、云豹、亚洲金猫、马麝、喜马拉雅麝、赤斑羚、塔尔羊、藏野驴、喜马拉雅斑羚、喜马拉雅鬣羚、喜山长尾叶猴等旗舰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涵盖豹猫、云猫、兔狲、欧亚猞猁、狼、亚洲胡狼、藏狐、赤狐、黄喉貂、喜马拉雅小熊猫、亚洲黑熊、棕熊、藏原羚、水鹿、岩羊、熊猴等。

雅鲁藏布江流域典型大中型哺乳动物监测总体概况(2023.3—2025.7)

指标

数据

监测红外相机数量

800台

样线总长度

200 

累计有效工作天数

200 000天次

记录大中型哺乳动物物种数

50+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I/II级)

28

科学意义与保护价值

“珠峰区域位于世界屋脊的生态屏障核心带,对全球高山生态系统具有示范意义。”项目负责人吕永磊表示,本次监测由院所合作共同完成,首次系统呈现了珠峰地区大中型哺乳动物的整体分布格局和季节性活动情况,为后续制定分区管控、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提供了高精度数据支撑。
    监测结果显示,豹、雪豹等顶级食肉动物活动范围与高原有蹄类栖息地高度重叠,进一步验证了“食物网安全—生态完整性”理论;同时,塔尔羊、赤斑羚等草食动物种群数量呈稳中有升态势,表明珠峰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共管模式初见成效。

下一步工作计划

深化数据分析: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结合栖息地景观格局、气候数据与遥感影像,构建物种分布模型,评估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种群动态。

完善长期监测体系:在珠峰及流域其他关键区域增设 AI 智能识别相机,开展实时在线监测与预警。

推动社区共治:依托生态补偿和生态旅游项目,提高当地群众参与度,实现生计改善与自然保护双赢。

加强科普宣传:通过自治区林草局官方公众号等新媒体,定期发布监测影像与解读,加大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普及力度。

 

供稿单位: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联系人吕永磊

电话13518981908

邮箱13518981908@qq.com

动物照片附后。

欢迎各界持续关注雅鲁藏布江流域典型大中型哺乳动物动态监测项目进展,与我们一道守护雪域高原的生命精彩。

上一篇:【雅鲁藏布江流域典型大中型哺乳动物分布数量、活动规律的动态监测】阶段性成果速报 下一篇: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公民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补偿标准》的通知